扫一扫
关注我们
了解更多
一、税率暴击:中国2,4-D对美出口成本飙升181.71%
2025年4月1日,美国商务部对中国产2,4-二氯苯氧乙酸(2,4-D)**祭出“双反”终裁重拳:
反倾销税率:127.71%(抵消补贴后保证金率126.58%);
反补贴税率:最高达169.63%(山东润丰农科),其他企业为26.50%;
叠加普通关税:美国对华基础关税已升至54%(2025年4月9日生效),综合税率高达181.71%。
这意味着,中国2,4-D出口美国需额外承担近两倍货值的税费,直接导致产品价格翻倍,订单流失风险激增。
二、转口破局:马来西亚成“降税150%”跳板
面对天价税率,马来西亚转口贸易成为企业“合规降税”的核心路径:
1. 操作流程
中国→马来西亚:货物以正常贸易方式进入马来西亚自贸区(如巴生港),保留中国出口退税权益;
转口处理:更换包装、标签及原产地证明(CO),重塑物流单据;
马来西亚→美国:以马来西亚原产身份清关,综合税率可降至24%-30%(美国对马“对等关税”),较直接出口节省150%以上税负。
2. 成功案例
某山东农药企业通过马来西亚转口,2,4-D对美出口税率从181.71%降至24%,2025年3月订单量环比增长40%;
江西某化工公司将半成品运至马来西亚完成分装,规避169.63%反补贴税,利润率回升至15%。
三、风险提示:转口需专业布局,警惕美国溯源
合规要点:
确保马来西亚环节的“实质性加工”(如更换包装、分装等),避免被美国海关认定为“原产中国”;
文件链需完整,包括马来西亚CO、提单、装箱单等。
潜在风险:
美国对马来西亚部分商品加征24%“对等关税”,需提前评估目标产品适用税率;
若转口操作不规范,可能面临美国海关罚没、企业列入黑名单等后果。
四、专家建议:短期转口突围,长期产业链外迁
短期策略:优先选择马来西亚、越南等转口枢纽,借助专业机构(如经纬集运)设计合规路径;
长期布局:在东南亚设厂,实现30%以上附加值生产,彻底规避美国原产地规则。
美国双反税率虽高,但中国制造从未坐以待毙!通过马来西亚转口贸易,企业可合规削减150%税负,重获市场竞争力。逆全球化浪潮下,灵活供应链才是生存之道。